[00:00.58]古曲,取材于昭君出塞的故事,最早是琵琶文曲套曲《塞上曲》中的第四曲, [00:37.54]后改编为箫独奏曲、古筝曲等版本。 [00:49.39]编辑本段历史 [00:53.70]  《塞上曲》最早收录在清代琵琶艺术大师浙江平湖派李芳园编定的《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》中。 [01:25.76]而素材却是来源于江苏无锡派华秋苹等人编定的《琵琶谱》。 [01:38.29]《琵琶谱》中的《武林逸韵》中,收有陈牧夫传谱的西板四十九曲。 [01:53.17]李芳园依据此谱、借鉴民间联奏小曲的传统方法,把其中五首情绪一致, [02:10.79]各为六十八板的小曲《宫院思春》、《昭君怨》、《湘妃滴泪》、《妆台秋思》、《思汉》联缀起来, [02:29.65]取名为《塞上曲》,并标明作者为王昭君。 [02:35.74]托名古人为作者,起到了点题的作用,也就等于说明了《塞上曲》讲的是王昭君的故事。 [02:48.15]乐曲借昭君出塞怀念故国,抒发一种哀怨凄楚的情怀。 [02:54.76]琵琶本是从胡人传入中原的乐器,昭君携琵琶出塞, [03:00.92]经常弹奏的当然是胡音胡调的塞外之曲。 [03:05.80]李芳园用琵琶曲来附会明君的故事是非常恰当的, [03:11.78]而把《妆台秋思》从《塞上曲》中抽出来改为箫独奏曲, [03:18.05]则是看中了这段曲调同样适合于箫笛演奏。 [03:23.02] [00:00.009] [99:00.000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