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山月 《关山月》为汉代乐府琴歌, “鼓乐横吹曲”之一。 曲谱最早刊于《魏氏乐谱》; 1931年《梅庵琴谱》亦收有《关山月》, 但调式气韵相近, 后由夏一峰、杨荫浏等将李白同名诗填入, 并广泛流传。 明月出关山,苍茫云海间。 长风几万里,吹度玉门关。 汉下白登道,胡窥青海湾。 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 可以想见,唐朝的月亮那样又高又远地挂在天际, 仿佛马背上戍边人吟唱的悲欢与它无关, 箫声的西风裹挟着关外的沙砾吹来, 瞬间迷蒙了望乡的双眼。 舒展的大提琴和宽广的弦乐, 点缀规矩玲珑的铃鼓和音簌, 使这一部哀而不伤的琴歌, 虽有一步三回头的叹息, 却依旧秉持了古乐府中正平和的韵律。 那个谪仙人,对--李太白, 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太白, 少年抱负,仗剑远游, 幻想着“十步杀一人,千里不留行”的畅快淋漓, 怀着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”的狂放, 在唐玄宗的掖庭里饮过醉过,歌过吟过, 却最终碰得头破血流, 独独收获一份“花间一壶酒,独酌无相亲”的怅寥寂寞, 从沉郁的胸腔中长吁出“只愿长醉不愿醒”的幽远叹息。 【伶歌・关山月】 戍客望边色,思归多苦颜。 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 戍客望边色,思归多苦颜。 高楼当此夜,叹息未应闲。 【伶歌・关山月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