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00:00.000] 作词 : 江心诺 [00:01.000] 作曲 : 浅逸 [00:05.00]编曲:浅逸 [00:20.00]混音:唐宋 [00:25.00]美工:醉微尘 [00:31.54]男: [00:31.55]秀骨清像① 意无缺② [00:37.17]春蚕铁线③ 全神也④ [00:43.13]千载之下问谁敢再写 [00:48.40]人间只得惊鸿这一瞥 [00:54.17]女: [00:54.18]凌波至 烟水冽 仿佛兮 直若轻云之蔽月⑤ [01:05.44]蝉衫动星屑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⑥ [01:18.06]男: [01:18.07]遇一生心尖血 乍相逢便作别 [01:24.05]也欢喜 哪怕 非缘是劫 [01:28.93]在此后所有寒夜 斟入温酒 亦足可慰我凄切 [01:42.92]- [02:08.00]男: [02:08.01]他抚枕⑦ 湿了眼睫 [02:13.60]他落墨⑧ 缘起缘灭 [02:19.56]千古同是相思客 [02:24.60]方成就这一卷痴绝 [02:31.27]女: [02:31.28]鸣玉鸾 载云车 纡素领 回清扬⑨ 盛年尽谢 [02:42.94]寄心于君王 潜处太阴⑩ 当从此长诀 [02:54.68]合: [02:54.69]遇一生心尖血 乍相逢便作别 [03:00.30]也欢喜 哪怕 非缘是劫 [03:05.10]在此后所有寒夜 斟入温酒 亦足可慰我凄切 [03:18.17]男: [03:18.18]蘸取江风猎猎 [03:20.91]将一缕芳魂借 [03:23.57]绘成故事⑪里一唱三叠 [03:29.08]合: [03:29.09]岁月无情 将风流横截⑫ 自无名处⑬逆解 [03:35.64]留一声长嗟 [03:45.01]女: [03:45.02]教多情人 长嗟 [03:54.00]注释: [03:54.01]①秀骨清像:“秀骨清像”一词,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所引张怀瓘对南朝大画家陆探微的评论:“陆公参灵酌妙,动与神会……秀骨清像,似觉生动,令人懔懔然若对神明”。陆的作品早已无存。按照张怀瓘这句颇为形象的评语,去衡量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造型艺术遗品,“秀骨清像”作为一种标准人物造型和风格,原来出现的比陆探微的时代还早。陆探微师于东晋大画家顾恺之(《历代名画记》卷二论传授南北时代)。顾恺之首创“清羸示病之容”的维摩洁像,已经就是“秀骨清像”的类型,其他作品也是。 [03:55.00]②意无缺:顾恺之之迹,紧劲联绵,循环超忽,调格逸易,风趋电疾。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,所以全神气也。——张彦远《论顾陆张吴用笔》,因“意存笔先,画尽意在”,所以“意”无缺。 [03:56.00]③春蚕、铁线:顾恺之人物画笔法如春蚕吐丝,轻盈流畅,后世称“铁线描”。 [03:57.00]④全神也:出处同② [03:58.00]⑤仿佛兮,直若轻云之蔽月:《洛神赋》原文:“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”。 [03:59.00]⑥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:《洛神赋》原文:“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”。此二句描写洛神出现。 [04:00.00]⑦抚枕:甄宓故去后,曹植于曹丕处获得甄宓留下的玉镂金带枕,睹物思人心生感伤。 [04:01.00]⑧落墨:指顾恺之作画 [04:02.00]⑨鸣玉鸾,载云车,纡素领,回清扬:“鸣玉鸾,载云车”化用自《洛神赋》原文“腾文鱼以警乘,鸣玉銮以偕逝。六龙俨其齐首,载云车之容裔。”“纡素领,回清扬”直引自原文。此句描写洛神离去。 [04:03.00]⑩寄心于君王,潜处太阴:化用自《洛神赋》原文“虽潜处于太阴,长寄心于君王。”此句描写洛神向曹植留恋诀别。 [04:04.00]⑪故事:指曹植原作《洛神赋》。 [04:05.00]⑫岁月无情,将风流横截:顾恺之《洛神赋图》原作已不存,现存为宋摹本。 [04:06.00]⑬无名处:摹本《洛神赋图》不书《洛神赋》文,亦无名款。